桥架镀锌横担:功能、工艺与应用解析
结构功能与设计规范
桥架镀锌横担通常采用 Q235 低碳钢轧制而成,截面形式多为 U 型或 L 型,厚度根据载荷等级分为 2.5mm、3mm、4mm 三类。标准长度与桥架宽度匹配,常见规格有 300mm、400mm、500mm,通过螺栓与桥架侧边的连接件固定,形成间距 500 - 1000mm 的支撑节点。
设计上需满足静载荷与动载荷双重要求:在 GB 50217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》中,明确规定横担挠度应≤L/200(L 为支撑间距),即 1000mm 间距的横担最大下垂量不得超过 5mm。对于敷设控制电缆的轻型桥架,横担载荷设计值为 50N/m;动力电缆桥架则需达到 150 - 200N/m,重载场景(如冶金车间)需升级至 300N/m 以上,此时横担需采用加强筋结构,翼缘宽度增加至 60 - 80mm。
镀锌工艺与质量控制
横担的镀锌处理采用热浸镀锌工艺,流程包括:酸洗除锈(10% 盐酸溶液,温度 40℃,时间 15 分钟)去除氧化皮;助镀处理(氯化锌 - 氯化铵溶液)防止二次氧化;热浸锌(450℃熔融锌液,浸镀时间 3 - 5 分钟)形成厚度 85 - 120μm 的锌层;最后经冷却、钝化(铬酸盐处理)封闭锌层孔隙。
质量检测需符合 GB/T 13912 - 2022《金属覆盖层 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》:锌层附着力通过弯曲试验(180° 弯折无锌层剥落);盐雾试验(中性 5% NaCl 溶液)需通过 96 小时无红锈;局部厚度最小值不低于 65μm。对比电镀锌工艺,热浸锌的锌层厚度是其 3 - 5 倍,耐蚀寿命延长至 15 - 20 年,尤其适合潮湿或户外环境。
性能优势与应用场景
镀锌层形成的牺牲阳极保护机制,使横担在划伤或局部腐蚀时,锌优先腐蚀从而保护基体钢材。在工业厂房高湿度环境中,镀锌横担的腐蚀速率仅为普通碳钢的 1/20;在沿海地区盐雾环境下,年腐蚀量≤5μm,远低于未处理钢材的 30μm / 年。
其应用场景广泛:办公楼宇的弱电桥架系统采用 300mm 宽横担,配合槽式桥架敷设网线与电话线;工业车间的动力桥架(如 800mm 宽)使用加厚横担支撑多根 10kV 电缆;户外光伏电站的电缆桥架需选用带排水孔的横担,防止积水加速腐蚀;化工园区则需在镀锌基础上增加钝化处理,提升耐酸碱能力。
安装规范与维护要点
安装时横担两端与桥架侧板的连接螺栓需采用 8.8 级镀锌螺栓,扭矩控制在 30 - 40N・m,确保无松动。间距设置需根据电缆总重计算:控制电缆每米重量≤10kg 时,间距可设为 1000mm;动力电缆每米重量 15 - 25kg 时,间距应缩短至 600 - 800mm。
日常维护需定期(每年一次)检查:清除表面堆积的灰尘与杂物,避免局部过热;检查锌层是否出现白锈(早期腐蚀产物),可用干布擦拭后涂覆锌含量≥95% 的冷喷锌剂修复;发现螺栓松动及时紧固,防止共振导致的疲劳断裂。
作为桥架系统的 “骨骼”,镀锌横担的质量直接影响电缆敷设的安全性与耐久性。选择符合标准的热浸镀锌产品、遵循安装规范并做好维护,能有效降低电气故障风险,保障电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在绿色建筑与智能工厂的建设中,高耐蚀镀锌横担正成为提升基础设施寿命的关键组件。